“城市源點”是一個城市的根脈和靈魂,承載著城市歷史的變遷和文化的沉淀,在城市更新進程中占據重要位置。本屆“唐山城市更新大師邀請賽”將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通過引進一流規劃建筑設計大師,深入研究唐山城市發源地陡河兩岸區域的歷史文化資源,充分挖掘其時代價值,征集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規劃設計方案。著力將陡河兩岸區域打造成唐山“歷史文化復興”的戰略高地,助推唐山城市高質量發展。
01 唐山 從何而來,欲往何處
唐山,北靠燕山,南臨渤海,毗鄰京津,地處華北與東北通道的咽喉要地。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率軍東征朝鮮半島,回途中經由唐山境 ,其愛妃曹妃不幸病逝,念其愛妃, 山賜唐姓, 唐山由此而得名。
如今的唐山,總面積13472平方千米,是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沿海工業城市,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座機械化采煤礦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第一桶機制水泥…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她也是中國評劇的發源地,素有“冀東三支花”之稱的皮影、評劇、樂亭大鼓,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時代背景下,作為中國北方新興的發達地區和重要對外門戶,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中具有重要地位。

唐山陡河©網絡
見證這座城市成長的歷史,記錄這座城市發展的變遷,承載這座城市文化內涵的,便是這座城市的”源點“,它是一座城市產生發展的起點,也是一個城市的根脈和靈魂。如果說有山,有水,有人,便是一座城的開始,那么唐山的城市與文化起源是怎樣的呢?它又有著怎樣的故事?這故事又將會有怎樣的延續…
02 唐山始于“山“
唐山之所以蓬勃發展至今,得益于由北到南貫穿了整個唐山的經濟、文化與工業的“一脈五山”。從被稱為北山的唐山市中心區歷史文化發祥地大城山,到唐山近代鋼鐵工業的發祥地賈家山,唐山近代陶瓷工業的發祥地彎道山,近代開灤礦務局的生活服務區鳳凰山,再到唐山近代商業中心和演藝娛樂的中心小山。這五個市區的發祥之地,對唐山市區歷史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影響巨大而深遠。
而與唐山近代工業發展息息相關的開灤煤礦的所在地,唐山“城市源點”區域最鮮活一部分的小山,從“龜背狀的丘陵”到豐饒的商業文化中心,成為了老一輩唐山人不可磨滅的記憶。

國畫《畫說小山》 田威作©網絡
自1878年開灤煤礦的興建,小山將火車站的繁華蔓延向整個唐山。從唐胥鐵路的火車轟鳴聲中,向前追溯是百年古鎮,向后拉動,則是幾輩人的回憶,更是時光洪流中的一段傳奇。

小山老火車站©網絡
03 小山
起初,由于清政府觀念保守,雖有鐵路,早期仍舊用騾馬拉斗車運煤,需要大量裝卸工,這樣就在位于小山的唐山車站、開平礦務局附近出現了大批勞動力。

拉斗車運煤©網絡
隨著采煤工人的聚集,繼而出現的是小吃攤、小茶棚、剃頭匠、挑擔小販...
由吃穿住行催生的需求很快吸引到了大批商人,商貿、娛樂和餐飲店鋪開始林立而起。一條事關生存的商業鏈也由此慢慢展開。這是小山繁榮的開始,也是唐山近代商業的起點。

精明的商人在車站附近建了商鋪©網絡
1934年,唐山裕豐飯店老板白月亭集資在小山兒的最高點,仿照上海大世界興建起大型聯合商場,俗稱大世界。隨著大世界的出現,周圍逐漸形成飲食街、購物街和商業街,一派繁榮。

老唐山風俗地圖的局部,中間部分是小山區域©網絡
小山作為唐山的發祥地,曾經和北京的“天橋”,上海的“大世界”齊名,吃喝玩樂,應有盡有。

小山大世界商場-方大增攝于1936年10月©網絡
吃 喝
九美齋、廣宴樓、小桃園、鹿鳴軒、悅來春、四遠香、同興居、夜來香、醉仙居、大紅樓、蓬萊春、惠豐園、贏升園、小陽春,每位老唐山人耳熟能詳。

由李錫三創辦,以棋子燒餅聞名的九美齋©網絡
更少不了小山大世界對面的大陸飯店,旁邊還有仁和書館,是表演評書、西河大鼓的地方。

大陸飯店©趙以松
過去的萬里香,不是燒雞,而是薰雞。

萬里香熏雞©網絡
玩 樂
賣唱的、說書的、變戲法的、說相聲的、唱大鼓書的,還有唱皮影賣古玩字畫的,一應俱全。小茶園,招納戲班定時定場演出,如慶仙、永盛、松茂、升平、權樂、四海等戲院和書館,不下20余家。后來又有較大的茶園如斌樂、鳴盛、鋒聲、九天仙和近天樓戲院等相繼出現。
1909 年評劇主要創始人成兆才帶領慶春平腔班進入唐山,在永盛茶園演出平腔梆子戲,評劇著名演員任善豐和金開芳都在這里演出過,一度轟動唐山。20世紀三四十年代小山有書館十多處,常年演出的曲藝藝人達五六十人至百余人之多。
東街、西街、前街、瓦房街、便宜街、東新街、新立街...其中以便宜街最為繁榮。浴池旅館,酒樓飯店,戲院百貨,商店林立,大小賣場,琳瑯滿目。工業的興起,帶來了小山商業的繁榮,也為唐山的商業、工業、文化事業起到了促進作用,讓小山成為了唐山這座工業重鎮的城市繁華中心和形象代表。

小山《便宜街》油畫©趙以松
擁有著悠久歷史的小山,數盡這座城的繁華,卻也歷經百年滄桑。在那場唐山大地震中,小山位于極震區,商業系統陷于癱瘓,被毀壞殆盡。

1907年王謝莊以東的唐山火車站的站貌,1976年唐山地震中被震毀(今唐山南站原址)©網絡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震后唐山的恢復建設規劃市中心向西北遷移,以百貨大樓為中心形成大型商業網點群,讓唐山商業呈現出了全新格局。隨著城市擴建和新的流通體制形成,空間分布、業態配置不斷優化,小山已不復城市商業中心地位。

唐山市小山街頭巷尾(1950年)©網絡
如今,小山以批發、零售為特征,成為規模較大的服裝服飾小商品市場群。漸淡出了新一代唐山人的視野,成為了老一代唐山人心中揮之不去的獨特懷念。為突破老城商業區局限,讓傳統商業與現代商業的接軌得以實現,對小山地區的發展與改造需求更為急迫。

小山©網絡
04 源點·更新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城市更新成為當前城鎮化發展階段中新的增長點,“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戰略。以“城市源點”小山片區為主的唐山城市發源地陡河兩岸區域,是唐山城市的肇興之地、文化之根、風水之脈,記載了唐山由起源產生到崛起發展的每一個印記,承載著唐山城市歷史的變遷和文化的沉淀,在城市更新進程中占據重要位置。

作為“為美麗河北而規劃設計”第四屆河北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賽(唐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唐山城市更新設計大師邀請賽邀請到一流規劃建筑設計大師,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孟建民院士團隊;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大師團隊;土人設計創始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俞孔堅與西班牙巴塞羅那前首席建筑師文森特·瓜里亞爾特聯合設計團隊;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副會長袁昕設計團隊。他們以“城市更新”為主題,在城市總體發展框架內,開展唐山市陡河兩岸區域概念性規劃設計。

唐山城市更新設計大師邀請賽設計范圍
陡河兩岸區域是唐山市傳統產業集中區、唐山老工業基地所在地,承載了唐山市重要的歷史記憶和文化積淀,內部留有陶瓷廠、熱電廠等眾多工業廠區;山脈、水脈、綠脈、礦脈以及文脈“五脈匯聚”的廊道貫穿其中。其中以小山片區為主的“城市源點”區域更是見證了城市成長的歷史,記錄了城市發展的變遷,承載了城市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

陡河兩岸“工業要素”

陡河兩岸“自然和文化要素”
此次規劃設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通過引進一流規劃建筑設計大師,征集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規劃設計方案,著力將陡河兩岸區域打造為唐山“歷史文化復興”戰略高地。讓我們共同期待。

關于大賽
“為美麗河北而規劃設計”第四屆河北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賽(唐山)包含唐山城市更新設計大師邀請賽、Q-City品質城市國際青年設計師競賽、唐山城市地標設計大師邀請賽、唐山橋集群設計等4項賽事以及唐山城市更新專題研討會、國際研學營2項活動,在城市規劃、城市公共空間藝術與城市微更新等層面,通過創新組織模式,引進國內外一流規劃建筑大師和青年設計師力量,推動唐山城市轉型發展與品質提升,挖掘和重塑城市人文精神內涵,全力打造更具“溫度”、更有活力的人文城市。
大賽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河北省自然資源廳
承辦單位
唐山市人民政府
組織單位
唐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策劃執行單位
畢璽(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主辦單位
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河北省自然資源廳
承辦單位
唐山市人民政府
組織單位
唐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策劃執行單位
畢璽(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