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是一座擁有3100 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這里有趙王城遺址、廣府古城等寶貴的文化歷史資源。邯鄲鋼鐵集團作為邯鄲的支柱企業,為邯鄲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然而隨著時代發展,位于市中心區域的廠區也給當下邯鄲城市發展帶來了壓力。在新時代下,邯鄲需要通過對工業文化的傳承及復興,帶動產業升級,實現邯鄲城市的整體高質量發展。
本次大師邀請賽邀請程泰寧院士團隊、藍天組事務所、王建國院士團隊、多米尼克·佩羅建筑事務所、莊惟敏院士團隊、UNStudio事務所六家國內外頂級設計大師團隊參與到邯鄲未來的規劃中,在合理保護工業遺產的前提下,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為邯鋼片區規劃提供新策略、新方案,為邯鄲轉型發展創作前瞻性、適宜性的規劃藍圖,實現工業文明的動態傳承及轉型復興,并結合時代特點為其注入新的文化內涵。通過評委評議打分最終,多米尼克·佩羅建筑事務所的“明日之城”方案獲得一等獎,王建國院士團隊、莊惟敏院士團隊獲得二等獎。

《明日之城》©多米尼克·佩羅建筑事務所
多米尼克·佩羅事務所方案宗旨是創建一個富有多樣性、適應性和宜居性的邯鄲明日之城,方案設計意圖主要圍繞四大軸線展開:水景觀資源利用(WATER)、生態聚落的開發(GREEN CITY)、遺產的保護發展(HERITAGE)以及城市客廳(HOTEL METROPOLE)的創建。其中前三大軸線是由基地現狀分析即可得出的結論,而為了確保其有機的緊密聯系,更加有效串聯經濟結構與功能使用發展,多米尼克·佩羅為其添加了第四圖層媒介元素——城市客廳(HOTEL METROPOLE),這是由多米尼克·佩羅創造的一個城市規劃設計理論,旨在創建一個可根據世界各地城市生活變化進行調整的可適應性城市研究方法。 這四大軸線貫穿于設計策略的每一個層面,在某種程度上,它們就像渲染在宣紙上的水彩畫:相互融合, 呈現作品的完整性。

《邯鋼印跡 浴火重生》©王建國院士團隊
王建國院士團隊方案通過“轉型、記憶、新生”三步曲,使邯鋼片區成為國內外城市工業區功能、產業、環境升級轉型、產城融合新范本。并針對三步曲提出了六大發展策略:引入新興產業,孵化復合功能;活化工業遺產,留住城市記憶;復興邯鋼片區,帶動空間觸媒;整合交通網絡,實現快疏慢游;打造藍綠系統,凈化生態空間和建構健康社區,營造活力場所。規劃在中央公園生態基底上,工業遺產與公共建筑散落其中,修復后的沁河風光帶左右襟帶;休閑服務軸向東連接城市交通樞紐;商業辦公軸向北對接復興區核心;六個不同的城市組團與鄉野生境交相輝映。一例“向世界展現中國工業遺產復興的邯鄲樣本”、一片“產業轉型與城市融合的先行示范區域”、一座“以人為本的宜居宜業樂活之城”在光榮的鋼鐵之城冉冉升起!

《農耕魂、工業魄、創新城》©莊惟敏院士團隊
莊惟敏院士團隊方案規劃愿景是將邯鋼打造成一個藍綠交織的田園之城,一個宜業宜居宜游的活力之城。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依托水系及綠化系統,形成疏密有致的組團式布局,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有機生命體。一個融合千年歷史的人文之城。完整保護趙王城遺址及周邊村莊與田園風光。農耕文明、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在此交匯共融,并形成以文化和科技為引領,重點發展文化創意、科技創新及生產性服務業。建設產業支撐、職住平衡、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未來,邯鄲西部將崛起一座農耕文明、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交織共融的城市活力新中心,必將實現邯鋼的跨越發展,提升邯鄲的城市競爭力,樹立老工業區復興典范,煥發出新時代的燦爛與輝煌!

《自然遺產城市》©藍天組事務所
藍天組事務所致力于修復生態自然環境、將舊的城市空地重新開放、回饋給城市及其居民,打造自然遺產城市。獨特的風能塔沿主要風向放置,主要概念是通過統一的圓錐形和螺旋形來創建標志性,能源塔本身是能源自給自足的,塔樓產生的能量收益被用于城市中的其他活動和場所??沙掷m生態環境將開啟新的都市發展模式,對企業、居民產生強烈的吸引力。以休閑、娛樂為主題的人文文化園林將為城市及其居民打造高品質的生活,進而吸引來自國內乃至全球各地的游客。
上述元素為工業遺址帶來全新的城市肌理,營造有機的功能布局和生態的城市空間格局。位于古邯鄲城市中心的邯鋼工業遺址將蛻變成一個自然-工業遺產共生區。綠色生態廊道、蜿蜒交織的水系網絡滲透其間,衍生為城市的生態脈絡,通過引入科技、文化園等區域理念,生機勃勃的居民區將在其間開闔生長。

《時光羅盤,復興引擎》©程泰寧院士團隊
程泰寧院士團隊方案以“時光羅盤,復興引擎”為愿景,形成“一城九區兩水多脈”的空間結構,以中央活力城為核心向外放射,環抱以九大功能主題片區;以沁河、渚河兩條水系以及多條結構性綠脈為紐帶,將九大區域與老火車站、地鐵站、趙王城遺址公園等重要設施聯系為一個整體,強調生態建設,提升空間品質。
方案選擇邯鋼歷史、文化和工藝價值最高的區域作為核心引領區,布局各類引擎性項目,打造面向未來的中央活力城;沿襲原高爐核心工藝的重要軸線,塑造核心區的脊梁,形成魚骨狀的空間體系,鏈接都市、生活、產業和趙王城遺址,致力于將邯鋼片區打造成全國工業遺產更新的模式樣板、邯鄲城市活力創新的未來示范和城西區域蝶變轉型的復興引領。

《城市綠璧》©UN Studio 事務所
UNStudio事務所的方案專注于三個關鍵的城市支柱——技術,歷史和健康。在技術方面,建立了一個新型創新園區,該園區遍布多個社區和建筑物;在歷史方面,通過創建“城市綠璧”—— 一個促進美麗與繁榮的獨特地區,將其與邯鄲的文化和歷史連接在一起;在健康方面,創造了一個可步行,綠色和安全的環境,以人的尺度進行設計提供了家的感覺。同時為了適應當下氣候變化的時代,針對工業區提出了“升級與抹除、賦能與忘記、豐富與放棄”的適應過程來治愈場地。
總體規劃的核心——“城市綠璧”目前承載著鋼鐵工業設施以及受污染的土壤,取代傳統塔樓的生態塔設計能夠為當地保留雨水并提供能源。邯鄲城將從 “城市綠璧”起航,與現有邯鄲架構的多式聯運網絡的無縫連接,向未來對邯鄲最重要的事物致敬,應對雄心勃勃的邯鄲在未來發展中所遇到的挑戰。